百年东芝遭财务注水冲毁 监管缺失令人堪忧

日期:2015-08-03 浏览:640 来源:品牌中国网

导读:无论如何,东芝的财务造假丑闻,在业内堪称一场地震,不仅挑战了日本企业的诚信体系,也折射出日本制造业面临的严峻转型挑战。

  原标题:东芝140年根基遭财务注水冲毁 或面临巨额赔偿

  1562亿日元的虚报利润、董事会成员半数离职,日本东芝公司的财务造假丑闻堪称一场地震。下属对上司绝对服从的文化因子揭示了企业失去弹性的决策机制,为求高利而违规会计操作披露了企业内控监督机制的松软无力。层出不穷的“东芝事件”、“奥林巴斯事件”不仅折损了企业自身的形象,也重创了外界对于日本市场的投资信心。如今,祸不单行的东芝,不仅要挽救股票大幅下跌的颓势,还要为其财务不诚信而诱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承担后果。

  在三洋退市、索尼“断臂求生”、松下“刮骨疗毒”、夏普“卖股自救”之后,一向被称为企业管理“好榜样”的日本东芝也陷人了财务丑闻。

  7月21日,各大国际媒体的头条图片都被三名西装革履的男士鞠躬的照片占据。这三位分别是两位东芝前任社长西田厚聪(2005年6月-2009年5月)和佐佐木则夫(2009年6月-2013年5月),以及现任社长田中久雄(2013年6月至今),也是东芝巨大丑闻的罪魁祸首。

  此次东芝财务丑闻规模之大令人诧异,跨度长达7年(2008年至2015年),跨越老中青三代社长,财报“注水”金额高达1562亿日元(约合12.7亿美元),是自2011年奥林巴斯公司做假账掩盖17亿美元亏损之后,日本企业曝出的会计丑闻。

  为此,7月21日,社长田中久雄、副董事长佐佐木则夫、顾问西田厚聪集体引咎辞职。7月29日,东芝公司公布了对卷人财务丑闻的十名主管人员的处置办法,以减薪为主要方式(包含自愿退回薪酬),一部分主管将引咎辞职。

  多家日媒分析,东芝丑闻归根到底是因为内部斗争,前任两代社长独断专行且相互对立,现任社长懦弱无能,他们几乎毁了一个有着140年历史、名声赫赫的企业。

  不过,一位接近东芝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财务造假丑闻固然与企业管理者息息相关。但是近年来日本制造业式微,亏损严重才是导致企业事件频发的根本源头。

  无论如何,东芝的财务造假丑闻,在业内堪称一场地震,不仅挑战了日本企业的诚信体系,也折射出日本制造业面临的严峻转型挑战。

  虚报利润1562亿

  今年2月,日本证券监管机构接到东芝内部人员举报后,开始暗中调查该公司会计违规问题。日本证券监管机构认定,东芝未能实时计人亏损,涉嫌违反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为此,东芝公司不得不聘请由专业律师和会计师组成的第三方团队,对该公司进行独立审计。调查结果发现,其内部事业部门的电力Sy“t““社、社会I″f““Sy“t““社及C″““″″ity·S″1″ti″″社部分有关基础设施工程成本总额被过少估价,工程损失未能适时计人等会计处理问题。此外,东芝公司还发现损失准备金计人的时期及金额、经费计人时期、库存评价等也需要进一步的调查。

  6月,东芝公司表示,因受项目成本,尤其是电力系统业务方面的会计操作不当影响,需要将2009-2013财年的利润下调548亿日元,同时还宣布取消2014财年的盈利预期发布。然而,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利润下调金额可能扩大到3000亿至4000亿日元,意味着东芝财报灌水的金额可能更高于原本预估。对此,东芝公司拒绝发表评论。

  7月20日,以东京检察院原检察长上田广一为委员长的第三方委员会公布了一份长达290多页的调查报告。报告认为,东芝前后三任社长通过向下属施加压力等方式,进行了违规的会计处理。东芝公司自2008财年至2014财年的4-12月,虚报利润总计达到1518亿日元。此外,东芝自主审查部分虚报利润达44亿日元。在此期间,东芝的税前利润为5650亿日元,会计违规的金额占比近30%。

  第三方委员会在质询了公司内部大约200名管理层人员之后指出,东芝在很多业务上都涉嫌财务造假,如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半导体业务以及个人电脑业务。

  报告严厉指责东芝“包括高层在内的整个组织参与其中”。公司高层的“利益至上主义”是导致东芝系统会计造假的主因。为了拿出好看的公司年报,高层给各业务部门提出了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标。业务部门负责人承受着“必须完成任务”的巨大压力。此外,报告还对内部监督松懈等企业治理方面的问题提出批评。

  而公开资料显示,这并不是东芝第一次被曝光财务丑闻。2013年10月,东芝曾宣布发现其医药子公司东芝医药信息系统公司在过去几年虚报业绩。

  三任社长罪魁祸首

  在日媒看来,东芝公司的财务丑闻与其前后三任社长不无关系。

  前社长西田厚聪是一位大胆推进企业并购重组、领导了东芝经营变革的管理者。2005年6月担任东芝社长以来,重点选择了几个核心业务进行集中投资。其中备受瞩目的莫过于对半导体业务进行的巨额投资,即并购美国大型核电公司———西屋电气。

  西田上任时,东芝的合并营业收人为5.8362万亿日元,到2008财年,该数字激增了三成,达到了7.778万亿日元。由于西田带领东芝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因此被视作东芝的代表,外界称之为“强势的管理者”。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半导体市场急速恶化,将事业和投资集中在某一具体业务中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据第三方委员会介绍,在2008年第三季度业绩发布前,西田厚聪被告知,预计将亏损184亿日元。西田表示:“这个数字太令人难堪了,我们不能照实宣布它。”于是,东芝将亏损预测改为5亿日元。

  2009年,佐佐木则夫接任社长一职。技术人员出身的佐佐木,从人职东芝以来,一直专注于核电领域。担任社长后,其将公司原先销售手机与中小型面板的重心,转移到核能发电与半导体业务上。然而,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令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厂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核泄漏事故,日本国内对核能的反对声浪一阵高过一阵,这无疑给了想以核电事业为核心重塑东芝的佐佐木一击重锤,因为福岛第一核电厂使用的设备,全部是东芝的产品。事故后,佐佐木想要强化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领域的业务。与此同时,为了挽回决策失误导致的损失,此时的东芝在盈利目标的制定上变得激进、难以实现,成本低报与收人高算的行为开始被默许。在佐佐木担任社长的2012财年,东芝虚报利润858亿日元,为历年之最。

  2013年,田中久雄接任东芝社长一职。拥有14年海外经历的田中,让东芝部分高层对其在海外市场开拓和发展方面寄予厚望。上任之初,田中曾接到指令,让他带领团队在一年之内挽回电视机工厂持续赤字的局面。

  这样的强制命令也直接导致东芝的财务造假问题愈发严重。从公开的第三方调查报告看,在田中久雄出任东芝社长后造假依旧在维持。2013年8月,在日本所有公司都不能让电视业务获利的时候,田中对电视事业部明确地说:“动用一切手段实现盈利!电视业务要是做不出盈利的话,这个部门就要废掉。这不是吓唬你们。”

  据悉,田中在公司有过一次“绝密会谈”。他叫来了财务总监、副总裁久保诚,问能否做出盈利来。田中的意思久保自然明白,久保对田中说:“如果您下这个决断的话,我100%听您的,但我个人会反对这样的做法。”据了解,在日企文化中,上司是工作上的领导者,和上司之间的信赖关系是关乎自己未来的重要因素。博得上司信赖最好的方法就是积极工作,并做出成绩。如果遵照上司指示,不辱使命取得成果,即便不是大获全胜,也能得到上司的信任。

  在7月21日记者会上,很多记者自然提到了这段对话。田中坚决地回应称,自己并不认为这是要久保造假,而且也没有造假的意图。

  监管缺失令人堪忧

  事实上,东芝的财务造假事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东芝公司是世界公认的日本代表性企业之一,以生产白色家电、电子元件而著称,还最先开发出笔记本电脑。如今,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不断下降,也导致公司为了“业绩”好看铤而走险。

  家电分析师认为,东芝虚报利润从侧面反映出日本电子企业在转型期的焦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索尼、松下、夏普、东芝等几大日本电子巨头集体陷人亏损。这些公司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结构调整,东芝也在2009年实现了业绩的V字型恢复。然而,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后,受制于日元汇率高企、核电业务受阻等因素,东芝一直苦于在开拓新业务和保持原有利润之间挣扎。

  日经《金融时报》引述一名在多家日企董事会任职的律师的话说,对于利润的疯狂追求以及实现盈利目标的压力并非东芝公司特有。对仍在摸索转型的企业来说,来自股东的压力无疑是巨大而难以承受的。旧业务的消化、新渠道的开拓都非一朝一夕之事,但股东往往更加重视年报的优劣和股价短期的涨跌。

  除此之外,日本对企业审查、监管的有效性令人担忧。

  据介绍,企业业绩是由国内外子公司及各种经营的收人汇总起来的,每年的业绩报告除提交董事会外,还要接受会计审计公司、证券交易检查机构、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审查。实际上,日本的审查机制并不缺位,那么东芝的财务报表何以顺利过关?不排除这些审查机构与企业有发生幕后利益交换的可能。

  此外,东芝内部存在审计体制松懈的问题。花旗集团分析师绘泽浩太表示,很多日本企业都遵循了日本6月颁布的《公司治理法规》,增加了外部董事,取消了大规模交叉持股,并向投资者承诺更高的股本回报率。

  “但看看东芝吧。”绘泽浩太说,“我们需要确保企业明白,仅有表面上不错的治理结构是不够的。”治理结构表面的良好掩盖了内部机制的脆弱和乏力,虽然东芝在企业治理层面一度被赞誉为走在变革的前沿,广施领头羊的恩泽,但苦心经营的良好形象却在此次的丑闻中全盘崩塌。这对重视业界形象的日本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而一项监管制度从酝酿到出炉,即便顶层设计得夭衣无缝,也不能确保执行时万无一失,有相当多的监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形同虚设,甚至夭折”。

  《日本经济新闻》发表社论认为,新《公司治理法规》作为经济增长战略的重要环节,是为了建立类似欧美企业业务执行与监督分离的公司治理体系,以便让海外投资者更加容易理解日本企业的运作。东芝财务丑闻给人的启示是,要避免外部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