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上)

日期:2017-04-18 浏览:2501 来源:品牌联盟网

  5月22日,一篇《不要让华为跑了》的文章在微信圈里刷屏,接着华为就知识产权起诉三星的消息又霸占了财经版面的头条。这些消息再次把位列世界500强的华为推上了舆论的中心,引发了企业界新一轮关于任正非管理模式的探讨。今天的品牌故事将带领您走进华为和任正非的真实世界。

  侵权事件的始末

  如今,华为手机已经分别在美国和中国对三星公司发起专利侵权诉讼,理由是三星侵犯了华为的智能手机专利。

  三星集团在华为手机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了其第四代蜂窝通讯和用户界面等软件。由此华为集团向其发起诉讼并寻求损害赔偿。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对全球手机制造商发起的诉讼。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在国际专利纠纷中的角色大反转。

  华为的兴起

  华为总裁任正非是中国商界的另类。从华为集团创立以来,几乎不接受任何电视广播媒体的采访,也很少出席商业活动。而他和华为的故事,却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缩影。企业经营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企业过渡,这是许多企业家的梦想,而华为却做到了。

1.jpg

  大家都知道华为,但它究竟是干什么的呢?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换句话说:如今我们使用的移动电话网、互联网络以及下一代电信网络服务,其需要的大型设备,就是华为的产品。当然现在也包括了华为的智能手机。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

  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唯一不变的是华为传奇的缔造者任正非的神秘,而我们只能在其员工和朋友的口中,来了解他。

2.jpg

  我们通过对任正非身边的朋友采访,可以得知:如果想要采访任正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不接受任何的采访。

  任正非有一年被评为年度经济人物备选,但是他却拒绝去领奖。中国人通常都是喜欢名和利,有时人们甚至会花钱去买,但是任正非却非常看轻这些。

  华为的创业初期

  创立初期,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彼时,国内在程控交换机技术上基本是空白。任正非敏感地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他将华为第一桶金投入到了研制自有技术中。

  此次孤注一掷并没有让任正非失望,华为研制出了C&C08交换机。由于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2/3,功能又与之类似,因此这种交换机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成立之初确立的这个自主研制技术的策略,让华为冒了极大的风险,但也最终奠定了华为适度领先的技术基础,成为华为日后傲视同业的一大资本。

3.jpg

  但是,在当时的国际电信巨头大部分已经进入中国,盘踞在各个省市多年,华为要与这些拥有雄厚财力、先进技术的百年老店直接交火,未免是以卵击石。

  农村包围城市

  最严峻的是,由于国内市场迅速进入恶性竞争阶段。国际电信巨头依仗雄厚财力,也开始大幅降价,妄图将华为等国内新兴电信制造企业扼杀在摇篮里。

  熟读毛泽东著作的任正非,选择了一条后来被称之为“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于是,华为先占领了国际电信巨头没有能力深入的广大农村市场,步步为营,最后占领城市。电信设备制造是对售后服务要求很高的行业,售后服务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4.jpg

  当时,国际电信巨头的分支机构最多只能设立到省会城市以及沿海的重点城市,对于广大农村市场却无暇顾及。

  像华为这样的本土企业正需要这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由于农村市场购买力有限,即使国外产品大幅降价,也与农村市场的要求有段距离。因此,国际电信巨头基本上放弃了农村市场。

  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式被事实证明,这个战略不仅使华为避免了被国际电信巨头扼杀,更让华为获得了长足发展。因此为企业培养出了一支精良的营销队伍,积蓄了打城市战的资本。而在这个过程中,任正非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

1.jpg

  任正非有很多企业标语,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什么是准时上班?普通人想到这里,会想到准时上班就是准时上岗。而任正非的准时上班指的是不是准时上岗,是指进入状态。二,要求员工,简单的工作。他说,你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你用心做,就是赢家。以此话来激励员工。要求他们即便是重复劳动,也要努力做好、做到位。

  坚持自主品牌

  依靠着与众不同的管理,华为势如破竹。在当年与华为一样代理他人产品的数千家公司,以及随后也研制出了类似的程控交换机的中国新兴通信设备厂商纷纷倒闭的时候,华为在广大的农村市场“桃花依旧笑春风”。

  同样华为的海外战略也是成功的,其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占了总销售收入的五成,而更值得欣慰的是,华为的所有出口产品均为高科技产品,均为华为的自主品牌。

  也就是说,华为的海外战略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自主品牌的出口。中国革命成功的一条关键经验,而这个关键就来源于是农村包围城市。同样,华为的海外战略也借鉴了这条成功的经验。

  转入第三世界国家

  世界如此之大,东方不亮西方亮。欧美跨国公司吃欧美市场的肥肉,那么华为可以先去啃亚非拉市场的骨头。不能正面碰撞,我便先迂回侧翼。

  1995年,华为启动了拓展国际市场的艰苦漫长旅程,起点就是非洲和亚洲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

2.jpg

  而在接下来的这个故事里,则体现了这位铁血企业家的另外一面。他在非洲视察加工工厂时,在一次与员工的讲话中,谈论的内容是:关爱生命,从自己做起。任正非的意思是要员工们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

  而在接下来的相处时间里,他发现非洲员工,在恶劣的环境下,被许多的蚊虫叮咬。于是,后来在美国寻找军队专用的驱蚊器,自己买回来做实验,再给非洲员工中使用。

  华为通过后续不断地分析,终于看清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太穷的没有支付能力,赚不到钱;太有钱的,看上的是欧美大公司,当然也不会选择你的产品。

  那些才是华为国际道路上最适合的第一批合作伙伴呢?手头紧,但未来经济发展有巨大潜力的国家才是最合适的目标。从1995起,经历了6年的漫长拼搏,华为的产品进入非洲、亚洲等十几个国家,年销售额野超过3亿美元。华为的品牌也开始在这些第三世界国家逐步叫响。

  走国际外交路线

  国际化是每一个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但国际化的道路对于许多中国品牌来说却是艰难而坎坷的。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兴不同,华为除了价格、技术、市场等常规套路,还坚持把国家的外交路线作为自己的销售路线。

3.jpg

  1996年,叶利钦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任正非马上捕捉到这一国际关系变化中隐藏的商机,加快与俄罗斯的合作。

  1997年10月底,时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克林顿总统邀请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2个月后,任正非也飞赴美国考察IBM等著名公司。

4.jpg

  在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时,华为通常都由国家牵引和扶持。因为我国和这些发展中国家有着传统的友谊和援助项目。因此,先以产品援助打开大门,逐步取得当地政府和电信部门的信任。

  华为依照外交路线设计营销路线,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好处有两点:一是可以在国家外交的背景下,长期稳定海外发展方向;二就是在为经济外交做贡献的同时,可以优先获得国家的支持。

  打开俄罗斯市场

  从最初用小订单敲开香港的大门,到转战亚非拉,再到深入欧美腹地,华为用了九年时间铺设国际化道路;在伊拉克、阿富汗、俄罗斯最困难、最混乱、竞争对手纷纷撤退之际,华为一直在坚守。

  在国际社会对中国概念依然停留在“黄袍马褂”阶段,不断将中国企业拒之门外时,华为用“东方丝路之路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