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匮乏管理混乱 东风英菲尼迪困境依旧

日期:2018-10-30 浏览:599 来源:时代周报

导读:相比其他动辄拥有半世纪,甚至上百年历史的竞品,英菲尼迪这个诞生于1989年的豪华品牌似乎开始进入“中年危机”。

  原标题:产品匮乏管理混乱 东风英菲尼迪困境依旧

  作为东风集团旗下唯一的豪华品牌板块,沉寂已久的东风英菲尼迪,最近因再被传公司注册地变更的消息而出现在主流视野之中。根据媒体此前爆料,在北京注册的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有可能于最近搬回武汉。

  虽然对此情况东风英菲尼迪方面并未作出任何回应,但有接近东风集团的资深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前东风英菲尼迪曾考虑过在东风日产体系下搭建,后来因其他因素考虑没有成行,而近来东风有限内部的构架有望调整,或许东风英菲尼迪北京分公司搬回武汉的计划,正是基于此前提。

  相比其他动辄拥有半世纪,甚至上百年历史的竞品,英菲尼迪这个诞生于1989年的豪华品牌似乎开始进入“中年危机”。

  根据9月销量数据显示,东风英菲尼迪在今年9月的销量为2890辆,同比增长25.71%,环比增长37.29%;1–9月累计销量1.86万辆,同比下滑3.27%。

  在看似整体车市遭遇下滑的背景下,东风英菲尼迪的情况没有得到业界的重视,但是对于东风集团内部而言,作位唯一的豪华品牌,东风英菲尼迪的表现还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上述资深人士对此表示,不排除东风集团有类似一汽集团主抓红旗品牌的想法,集中力量来管理,或者由东风日产来辅助东风英菲尼迪的做法。

  面临产品匮乏窘境

  作为东风集团旗下的主力合资企业,东风有限旗下全资子公司的东风英菲尼迪似乎陷入了成长的烦恼。

  按照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普遍增速高于整体车市的状况来看,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日子过得原本应该都是相当滋润。

  而无论整体车市的增速放缓,还是其所处的豪华品牌市场增速依旧,都没有影响到东风英菲尼迪的“稳定表现”,其2016年在豪华品牌行业增速15%的涨幅情况下,同比增长仅3.4%,到了今年,东风英菲尼迪的表现则是前三季度的累计同比下滑3.27%。

  对于一个成立只有4年时间的新晋豪华品牌而言,东风英菲尼迪的表现多少有些令人意外,毕竟其拥有东风日产这样的大众类品牌作为品牌认知的基础,但却一直没有与之相应的表现。

  对此,东风英菲尼迪、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陆逸曾给出解释,“前任总经理激进的作风,过度消耗了经销商和体系资源。”

  言下之意,东风英菲尼迪如今的困境都来源于其第一任总经理—前宝马明星高管戴雷。

  虽然确有业内舆论认为,戴雷的作风对东风英菲尼迪的起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是此时戴雷已然离开许久,东风英菲尼迪仍然也没有出现转机。

  事实上,对于目前的东风英菲尼迪的高管而言,依然要面对的是“巧妇难为无米炊”的窘境。根据今年2月分,东风有限发布的中期事业规划内容来看:英菲尼迪将在未来5年内实现销量3倍增长,新增数十家经销商,推出5款全新车型。

  在新车投放方面,5款新车中除了刚刚上市的新QX50之外,其他都将是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型。这与英菲尼迪在全球范围宣布的到2021年,实现全面电动化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产品同步率的问题上,东风英菲尼迪和英菲尼迪效果一般,但是,这也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电动车型投放之前,英菲尼迪并无新车可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即到2021年英菲尼迪才会有新品投放市场。参考长安福特因长时间没有新品投放而出现的断崖式下滑,相对而言,长安福特产品线更为丰富的前提下,仅有两款产品的东风英菲尼迪或许更难以持续支撑快速发展和变化的中国汽车市场。

  或计划搬回武汉集中管理

  或许,正是基于需要内部调整和缺乏新品的情况,东风集团内部有了将东风英菲尼迪办公地点从北京搬回集团总部所在地武汉的想法。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注册地为武汉,实际办公地为北京,其在北京注册有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这种异地运营的模式在此前东风集团旗下合资板块当中并不少见,其中神龙公司就是典型,总部位于武汉,旗下东风雪铁龙事业部在上海办公,东风标致事业部则在北京办公。

  随着类似的销量下滑等情况出现,神龙公司于去年将分别在北京和上海的两大事业部都搬回了武汉总部办公,其间还出现了连带的人事纠纷等情况。

  与神龙公司相比,东风英菲尼迪现有业务结构的历史背景同样复杂。

  东风日产早在2010年前后,就已经出现了是否导入英菲尼迪的话题,当时的情况是,英菲尼迪的项目作为东风日产旗下的高端品牌来导入,类似一汽-大众奥迪的存在。

  只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这一方案未能达成,英菲尼迪未能纳入到东风日产的体系构架之中,而是成为东风有限(东风日产母公司)旗下平行于东风日产的独立合资公司进行注册。

  值得注意的是,东风英菲尼迪只有销售的职能,其国产化的生产则是交给东风日产进行代工。当时就有分析人士指出,此举虽然保证了英菲尼迪品牌的独立性,但在运营成本以及日产现有客户的转化方面,将会产生不良影响。

  后来的发展刚好印证了这一推断,东风日产步入了“千万级”的行列之后,东风英菲尼迪则是陷入了持续的困境,假设当初纳入东风日产体系内,即便转化率为1%,东风英菲尼迪也早已能够突破10万辆的规模。

  有接近东风集团内部的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东风集团内部对于东风有限和东风日产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调整的想法,不排除将东风日产、东风英菲尼迪等公司提升至原本东风有限的位置,而东风有限作为单纯的管理公司的职能或将被取消。

  多方管理的弊端显现

  事实上,由于东风英菲尼迪没有纳入东风日产体系下,前期空降的管理层(戴雷为首)的作风没有得到相应的监督和节制,同时东风英菲尼迪受到来自多方的管理和干预,其效率远不如东风日产。

  有英菲尼迪经销商此前对时代周报记者描述,东风英菲尼迪的商务政策和对经销商的管理都比较混乱,一些区域甚至与经销商的关系闹得很僵。

  甚至有媒体爆料指出,外方总经理陆逸和中方总经理雷新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且英菲尼迪香港总部也能够对中国业务的进行影响。此前的多方管理暴露出的弊端,在奔驰品牌上都有深刻体现,导致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奔驰品牌在华难以实现其全球豪华品牌销量第一的实力。

  正是理顺了构架,理顺了渠道关系,组建了统一的销售公司,奔驰品牌才得以短短几年时间里快速崛起,实现对宝马和奥迪的赶超。

  因此,东风英菲尼迪能否取得来自股东双方更加一致的战略规划和更有力的资源支撑,将成为其下一阶段发展的动力所在。时代周报记者 倪佳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