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老字号”遭遇重重围困:需在创新中突围

日期:2015-08-25 浏览:587 来源:品牌中国网

导读:继首批认定84家企业(品牌)、92家“中华老字号”企业自动成为“江苏老字号”后,这两天省商务厅又在紧锣密鼓筹建省老字号协会。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接连出招是要擦亮“老字号”金字招牌,使其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力量。

  继首批认定84家企业(品牌)、92家“中华老字号”企业自动成为“江苏老字号”后,这两天省商务厅又在紧锣密鼓筹建省老字号协会。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接连出招是要擦亮“老字号”金字招牌,使其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力量。

  “老字号”命运生生死死

  有的悄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有的经历时光洗礼却已浴火重生。生生死死,成为老字号命运的写照。中国商业联合会统计,全国共有1.6万家老字号企业。1990年商业部评定了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后来生产发展较好的只占10%,勉强维持的70%,还有约20%长期亏损面临破产。南京市老字号协会秘书长唐亦飞说,全市现有70多家老字号,但更多老字号在前些年消失了。

  “新街口的饭店,老广东、大三元、三六九,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非常有名,三六九就是在如今金陵饭店的位置。现在都不知去哪里了。”文史专家薛冰说。在无锡,崇安区是现存老字号的集聚区。最新调查显示,区内有据可查的老字号共有49个,其中延续经营的只有18家,有31家已停止营运。苏州观前街有原商业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27家,占了全市老字号数量的84%。但一些老字号经营场所被大幅压缩,人气受挫,面临被淘汰出局的窘境。

  与之相反,也有不少老字号在新时代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苏州松鹤楼,近几年发展数十家直营连锁店,遍布京津沪,同时设立6个婚庆大厅,每个三四千平方米,成为苏州拥有婚庆场所的餐饮企业。苏州稻香村与北京的同门兄弟合作,加工产品顺利进入北京稻香村,扩大了销售市场,一年可达1亿元。创办于1866年的南京韩复兴盐水鸭,从2004年开始,除了瑞金路上的总店依旧保留“老韩复兴鸭店”外,其他新开连锁店统一采用“老韩家鸭业”店名,韩复兴在南京街头越来越活跃。

  “老字号”遭遇重重围困

  大批老字号日渐式微甚至寿终正寝,在业内人士看来,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拆迁是老字号消失的直接推手之一。过去的老字号大多位于城市商业黄金地段,城市大拆大建使得一大批老字号有的停业,有的虽然异地重建,但却地段偏僻,失去了原有优势。南京新街口的小红花儿童服装店、鹤鸣鞋帽店、华东文具用品店、大三元、环球摄影等拆迁后至今没有恢复,马祥兴、李顺昌西服等搬迁到三山街附近后,生意明显不如从前。

  品牌纠纷,也成为老字号发展的共性软肋。很多老字号企业对老字号的资产价值认识不足,致使品牌遭抢注,有的被“李鬼”仿冒。由于韩国三星电子在中国早把46个门类涉及“三星”的商标全部抢注了,导致南京三星糕团店至今无法注册。无锡的“功德林”、“三万昌”也同样遭遇外地企业抢注。“许多老字号发现商标被抢注了,但受财力、精力限制无可奈何。”《江苏老字号志》编辑谢美萍说,这种情况在餐饮业最明显。

  省商务厅流通处处长卞益斌介绍,申报江苏老字号要拥有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申报的品牌创立达50年(含)以上,而且传承的是独特产品、技艺或服务。此外,还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有良好的信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

  价值在“老” 出路在“新”

  “之所以称为老字号,当然要有文化传承,要有清晰的历史脉络,但又不能光吃老本,还需创新中突围。老字号的价值在‘老’,出路在‘新’。”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陈蕴茜说。

  前不久,省商务厅组织了一次赴台湾考察老字号创新发展活动。作为成员,卞益斌说,台湾老字号重视文化传承和发展,重视产品研发和创新,给大家印象深刻。台南度小月担仔面起源于1895年,120年来坚持以祖传秘方精炖肉燥、以虾头熬制高汤,一脉相承已有四代,现在度小月担仔面成为台湾南部的一种经典小吃。同时,与台湾同行交流,对方分享最多的还是创新发展。比如,台湾人陈立恒先生有感于瓷器作为中华民族细致精巧的文明结晶,于2001年创立法蓝瓷品牌,把生产基地设在江西景德镇,设计团队以西方新艺术的流畅线条,融入东方典雅的人文气质。法蓝瓷品牌已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等多个大奖。特别是围绕“卤”字设计制造的上百种特色包装产品,畅销32个国家和地区。

  我省老字号阵营中,也不乏传承与创新步子快、成效大的例子。常州梳篦放下高价身段,创新用料,开发中低档产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很受消费者欢迎。南京刘长兴建立种养基地,永和园、绿柳居设立中央厨房,为产品质量增加保险。不少餐饮企业利用“互联网+”与大众点评团合作推出餐饮团购券并加强网络报道,年轻消费群体迅速。苏州松鹤楼线上销售已超过总销售的10%。

  唐亦飞则建议,应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做法。比如,浙江把剪、剑、伞、扇文化做到了极致,通过建博物馆进行挖掘与传播。而在我省,像丝绸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既有很多相关老字号,又不乏创新成果和新产品,但丝绸博物馆还是空白。来源:新华日报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